9月22日下午,“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”宣讲活动再次走进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,为大一新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“开学第一课”。
“国潮不是盲目跟风,而是文化觉醒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。”宣讲员邓惠文是浙江大学国际组织与国际交流专业的研二学生。她说,20年来浙江大学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关心下,奋力书写新时代的“浙大答卷”。她宣讲中提到的中国绘画大系成果形成了一部可视化的中华文化史,展现了浙大人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使命担当。
浙江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方馨钰,是宣讲台上第一个以coser形象登台的大学生宣讲员,她生动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中国国际动漫节落户杭州、支持本土企业的故事,从而勾勒出中国动漫产业的崛起之路,更让在场听众真切触摸到国人文化自信觉醒的清晰轨迹。
小生戏服“盛装登场”的宣讲员王哲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20年来关怀越剧发展的故事。现场宣讲员们还讲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影视产业发展、助推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故事;经典理论《之江新语》里的基层工作智慧;良渚遗址保护、文明交流对话的生动事例。
“听了宣讲员学姐的讲述,没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文化的关注,对浙大的关心,如此深厚。浙江大学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,让我对学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浙大用如此‘浪漫’的方式重新演绎中国传统文化,并跟世界对话,作为浙大学子感到十分骄傲。”大一新生项梦帆同学说。
此次“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”宣讲活动,正是对学校思政课的延伸与补充:它跳出课堂边界,以青年视角搭建理论传播的新桥梁,让思政教育从“课堂内”走向“课堂外”。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、思政课教师代玉启认为,此类宣讲兼具青年气息、互动特质与灵动活力,对新时代如何上好思政课具有直接启示意义。
今年春季,“大学生讲总书记故事”宣讲首次走进浙大,此次宣讲活动作为“返场”宣讲,依然收获了满场的热情和掌声,活动由省委宣传部、浙江大学主办,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、浙江大学求是学院、潮新闻承办。这场宣讲活动用青春语态打破了理论与青年间的隔阂,让深刻思想在鲜活故事与潮流表达中落地生根,更为浙江大学打造一流“大思政”课提供了鲜活样本。
(文陈婧金丽娜图潮新闻)